  
- UID
- 2
- 帖子
- 8352
- 積分
- 13755
- 威望
- 30
- 金錢
- 538
- 貢獻
- 695
- 魅力
- 2042
- 閱讀權限
- 255
- 性別
- 男
- 在線時間
- 2106 小時
- 註冊時間
- 2005-10-4
- 最後登錄
- 2025-7-10
        
|
1#
發表於 2011-8-2 05:54
| 只看該作者
正確面對孩子說謊問題
作者: wen 日期: 2011-8-2 05:54 閱讀: 1785 人
打印
收藏
大 中
小
鼓勵孩子承認錯誤,切不可厲聲打罵,對有意說謊的孩子應該嚴肅地告誡他說謊的後果和危害,及早防止形成不良品德。對無意說謊的孩子,則要幫助他分辨事實真相,澄清錯誤的概念,防止孩子利用說謊來達到目的。當孩子勇於承認錯誤時,要立即給予充分的肯定。
3 S% G; }* R4 Q$ E
5 Y; @/ W, Z& p! B% _- S _
1 s* `+ }4 r2 r* ]; ?. i. [
1 ?# T+ S+ Y4 A E. X; y$ l6 k6 Y6 e# N3 m [/ E
說謊是孩子不誠實的開始。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誠實正直,然而,很少有孩子不曾說過謊。因此,一旦發現孩子出現說謊行為時,瞭解原因與適度溝通就是非常重要的。 8 l" X7 r1 T2 s$ n3 n1 a& u+ ]
' y7 b# m+ g F9 ]* W! u瞭解說謊必有因' m! D: ]8 @' i2 ?3 \
4 E$ C) E( Z- g/ h- C+ p
孩子說謊的原因無奇不有,甚至有些說謊的目的聽來天真可笑。例如:有的孩子是因為做錯事後,害怕責備懲罰而有意說謊;有的是由於孩子的知識經驗有限,對某些事物不理解而無意說了謊;還有的孩子是為了能得到父母或老師的讚賞;或是是覺得模仿別人說謊誇張的模樣很好玩……。 Y8 \' r9 E0 Q" A
' u/ K6 ]& h2 M6 U* D. k
凡此種種,都說明孩子不是天生就有說謊的毛病。當說謊的行為在孩子身上還未形成一種習慣時,是完全可以糾正的。
, `4 M* S6 g) n7 |. j6 H
! u# F& M O! T2 R+ O 生活中經常出現這種情景:孩子在玩耍時,無意中弄壞東西,或者闖禍怕挨罵,就會想掩飾自己的錯誤。
% j. J D2 x7 X/ R6 v1 P
. \) u/ E$ t3 N+ B& F 因此,當孩子無意中折斷了花盆裡的花,為了怕大人發現,他們通常會把折斷的花扔掉。打翻了飲料,他們會把飲料瓶罐藏起來,再用報紙或別的東西蓋住灑到飲料的地方。一旦父母發現而質問他們:「是不是你把花盆裡的花折斷了?」或者:「飲料是不是你打翻的?」孩子會立刻聯想到挨罵,就會說謊:「我沒有!」或者:「不是我打翻的!」「我不知道!」 P/ Z" b3 e0 N& d
1 S7 f {$ e. f9 O( P
孩子不敢承認做錯事而說謊的行為,常使父母困擾不已。根據調查,父母最厭惡孩子的不當行為即是愛說謊。
/ A. U- W, { n$ K* l: S. R& ~5 v) b# {5 [$ W4 e3 [
小事說謊,雖不值得追究,但可怕的是一旦放過,恐怕會因而養成孩子說謊的惡習。所以父母總是從小就教導孩子不可說謊,一旦發現他們說謊就非常氣憤,於是狠狠地責備幾句,想使孩子懼怕而以後不敢再說謊。* H2 q: h7 A& [5 i9 A) J( g
- a f5 q5 n. F' y: {, R
但結果往往相反。父母責罵得越厲害,孩子為了怕挨罵,凡是闖禍或做錯事,就越想說謊了事。1 ?% y7 i" h1 r0 _
: X) m- W9 i& Q2 G& Y. Y 有個孩子很頑皮,上課不認真聽課,下課不做功課,結果國文和數學考試總是不及格。父母要看成績單,孩子怕挨罵就塗改分數,有時實在無法塗改,就謊稱成績單丟了。父母一看就知道成績單的分數被塗改過,便質問到底是考幾分?為什麼要塗改?或者成績單怎麼搞丟的?是考多少分?( u. U& a% Y( b- S- ^ m
% V/ `+ p1 f+ Q% V4 Z! @5 O3 H; c 在一次又一次的責罵中,父母發現孩子仍然會塗改或謊稱成績單搞丟。父母雖然非常生氣,卻也拿孩子完全沒辦法。久而久之,對孩子成績的不滿,漸漸轉變為對孩子說謊的憤恨……。
$ _7 y$ }4 r& V( h7 |2 w$ ?
' x0 ~3 D9 U X0 g% @+ y 事情發展至此,責任究竟在誰呢?
3 o/ ~/ @* S! k- B$ y8 r& D. ?+ `, V- I
告誡孩子「誠實是最好的對策」
$ ?9 a* U! t H b" w2 u8 o( T+ g' ] c! K f, B
說謊的孩子往往有較強的虛榮心和自尊心,缺乏承認自己有某些缺點或犯錯的勇氣。他們不能面對現實,總想耍耍「小聰明」,用說謊來掩蓋錯誤。明白孩子說謊的原因後,父母處理時就不能一概歸結為孩子的品德問題。此時必須及時鼓勵孩子大膽承認錯誤,切不可厲聲斥責或打罵。, P+ c5 k3 A; x8 B" C/ P
7 K' ]8 J6 d* ~% W3 z5 A 對有意說謊的孩子,應該嚴肅地告誡他說謊的後果和危害,及早防止形成不良品德。對無意說謊的孩子,父母要幫助他分辨事實真相,澄清錯誤的概念,同時防止無意說謊的孩子利用說謊來達到目的,成為有意說謊。當孩子勇於承認錯誤時,要立即給予充分的肯定。1 [& Q5 t' t/ K6 A+ p
7 K' c6 x/ p1 g- B 平時,家長要教育孩子不向人家要東西,不隨便拿人家的東西,還要對孩子進行誠實教育。不妨說一些孩子們喜歡聽的故事,如《狼來了》、《小木偶》,透過這些生動有趣的故事,幫助孩子培養誠實的美德。
- j2 U6 a/ ?4 P" ^& K2 q* ^* C, h9 o
. J! R& D D! T4 d1 h( q 總之,要使我們的孩子成為有用之才,就要把「誠實」看作孩子的立身之本。要讓他們知道,只有誠實的孩子人們才會喜歡。
" p' U# S# ^" \7 u- x' k; G2 z" P
: K3 {, q( i1 s1 X+ P* U( X$ z不要助長孩子說謊/ P+ G3 Q' ^4 k* p
* ?3 x) \4 m: @9 @0 _
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吉.諾特分析兒童說謊的原因表示:「說謊是兒童因為害怕說實話會挨罵,而尋求的一個避難所。」因為孩子一方面被教導「不要說謊」,另一方面卻又因為有說實話而挨罵的經驗。這種矛盾是造成孩子為自衛而說謊的主要原因。( @ A0 p, E; }" l# F: N2 S
; E; y% z5 v, U
所以,我們也可以說:「在一般情況下,是大人造成孩子不得不說謊的形勢。」& B# y. K% _' A+ l& ]& d
J$ j' ~, J( D, x% E8 J3 Q# G
因此,杜絕孩子說謊的最佳對策是:「不追究,讓孩子消除說實話的顧慮,而自覺地不再說謊。」
# H# E+ n5 G- S( x! f! s9 a# J0 w/ O7 h! U9 k
從前面所舉的兩個案例來說,當父母發現孩子折斷了花時,可以說:「花開得好好的,可以讓人欣賞,而且也是生命,以後不要再折斷了。」;而發現孩子打翻飲料時,可以說:「幸好飲料打翻的不多,不會很難清理。」如此,可消除孩子對做錯事或闖禍會被挨罵的顧慮和恐懼,就不會再說謊,反而會反省:「當時應該老實向爸媽認錯,爸媽會原諒我的。」' `' K2 v4 J: M
% ?9 K X+ O+ f9 _ 在孩子犯錯時,父母給予的適度包容與理性溝通,能讓孩子比較敢於認錯,不會以說謊來掩飾錯誤,因為他們知道:「只要不逃避,和爸媽勇敢承認,爸媽會原諒我。」反之,如果一發現孩子說謊,父母就立刻又打又罵的話,就算再乖、再聽話的孩子也不敢認錯,因為他們會立刻將「被打被罵」與「說實話」連結在一起。因此,當孩子說謊時,父母要特別注意自己的情緒與處理方式。
7 d2 x' |3 X+ f4 T( d- ?6 s6 i- F; R6 w7 k/ ^
總之,孩子說謊是時常發生的事情,杜絕孩子說謊、養成孩子誠實的習慣,實屬重要但確實執行不易。父母除了需要持之以恆地努力,更要用愛心和耐心加以開導,以消除孩子對說實話挨罵的顧慮。當然,也絕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對孩子的說謊行為不聞不問或包容寵溺,那樣又會變成過度放縱了。如此,孩子只會越來越慣於說謊,以致謊言越來越大而不可收拾,甚至走上歧途。必須特別注意,不可輕忽。
/ S" `; d5 c! S' g4 N, a% }) J. M e6 r5 [" @( m t
" ?- x0 s. L5 D; e! h1 T" K, D* e' c9 ~) s7 J( J# v) f/ `* q
. E; A. i' }/ D: P
與孩子理性溝通不責罵
! K4 A; l0 ~/ Z; i" B7 L1 d; \ Y
減少孩子說謊機會的最佳良方,就是父母應該主動打開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大門,鼓勵孩子誠實表白。而面對孩子的說謊行為,正確的處理之道就是先同理孩子害怕被罵而說謊的想法,然後讓孩子明白說謊是不對的行為;最後,一定要讓孩子明確知道,父母不會因為他犯錯就不再愛他,所以根本沒有說謊的必要!: y! L, n y7 B+ i2 e* @
# a L: p$ J1 S6 ]6 J1 s. Q7 T
+ b( [7 n" B& A4 k0 n X# V0 a! E0 d. { X) J( F8 }5 H
+ D9 V+ w _2 n
|( P. M/ I. ?' |2 f出處書名:《我的第1本親子教養書》讓孩子擁有與眾不同的49種能力
/ {0 _0 U3 L( V q2 N, o5 | Y作者:親子工作坊著
# ?3 o$ j" g6 q! C9 f' \$ R出版社:意識文化 |
2005.12.04不預期遇見什麼、才可能什麼都能遇見。
如果你是會員,有任何使用上的問題,請發短訊給我(wen)
如果你是訪客的話,註冊之後可以得到完整的瀏覽權限
 |
|